浅议语文实践活动

 

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 王枝国  邮编:610017

 

摘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都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与实践方面虽建树颇多,但在对一线教师的直接指导作用方面尚不尽如人意。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来认识“实践”,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来解读“语文实践”,进而探讨语文实践活动的特点、作用及中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对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    实践     活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特别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与实践方面虽建树颇多,但在对一线教师的直接指导作用方面尚不尽如人意。为此,我们于20019月参加了由成都市教科所组织承担的成都市“十五”首批教育科研重点课题“中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研究工作。希望以参加课题研究工作的方式,探索语文实践活动的基本理论、基本特征、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模式,形成语文实践活动的方案和实施内容与方法,从而对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进行子课题“运用对联的方式,开展语言实践活动研究”的研究工作一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学习理论、实践探索和思考总结,对语文实践活动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理论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指人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客观物质活动。一般认为,实践活动由以下五种基本要素构成:实践目的、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手段和实践结果。实践目的是实践活动的始发点,它强烈地支配着主体趋向并实际进入实践领域,使实践有计划地向着一定的事先预定的目标前进。实践主体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实践客体是实践主体探索或改造的对象,在实践过程中,实践主体按照自己的目的认识客体或改造客体,使客体的内质或形式发生符合人的需要的变化,成为实践的结果。实践手段是联结主体与客体的中介,是实践主体作用于实践客体的物质手段。实践结果是实践过程结束时主客体关系的存在状态,可以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程度,也可以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改造程度。同时,下列理论界关于实践问题的新的理论观点,对我们正确理解语文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1.      实践的客体和实践的领域正在拓展。

一些专家认为,以往将实践划分为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践,并没有完全概括各类实践客体。他们指出,实践的概念应全面进入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三大领域。由此,人们可以把文学创作、艺术生产及教育、体育等都作为实践的重要领域。这里的物质活动不仅包括外部世界物的物理、化学运动,还包括人的外在活动在内的事物的能量、信息和生命运动。

2.      信息型实践已经成为现代实践的重要方式。

一些专家根据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方式,将实践活动分为“物质能量型实践”和“信息型实践”。前者指在实践中,实践主体主要以输出物质能量的方式使实践客体的形态发生改变;而后者主要以输出信息的方式使实践客体的信息状态发生改变。生产过程中,编制程序、输送指令或调节反馈信息的工作、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均属于信息型实践。

3.以提升和改造实践主体自身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活动被看成是人类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过程不仅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影响和改造,同时也是对实践主体的影响和改造过程。他说,处于人化自然中,社会人的实践活动是物质客体同人的感性活动的统一,这种社会实践每时每刻都在按照一定的目的改造着外部世界,也改造着人本身。但是,现实中,人们通常只关注和承认以改造外部物质世界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活动,而忽视甚至排斥以改造和提升实践主体素质为目的的实践活动。这是长期以来人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语文实践”。

 

重新揣摩和认识“语文实践”这一说法的内涵很有必要。以前的教学大纲上,可能更多地说到这方面时,都是以“重视语文能力培养”类似的话为说法。而新课程标准以“语文实践”为字眼来阐述这一话题,显然是别有深义所在的。究竟如何把握“语文实践”这几个字的内涵呢?课标的自带诠释是:“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能力培养,更应该把学生带到具体的语文材料中去进行。 于是,在这个诠释的基础上我们有着两点启示:其一,“语文实践”有别于“语文情境创设”。如果拓展一些,进一步思考的话,可能会把“语文实践”同语文教学里一种较高层次的教学方式联系起来,而这也许仍然有偏颇,因为后者往往只是一种力求达到的教学层次,是一种教学的方式、方法。可是这里提到的“实践”,似乎有是跨越了层次,跨越了方式方法的一种教学策略,有时,也许就只是一种普通存在的教学意识而已。其二,“语文实践”有别于“语文教学训练”。当然,说到“实践”,将之同“语文教学训练”联系在一起也是最为普通的思考方式。但我想,这种想法也许更单纯了一些,因为训练,可能只是一种最为初级的语文教学行为。 究竟该如何更准确地理解课标对这一理念的阐述,也许语文教育专家顾振彪先生的说法似乎更能让我们释然,他说:“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也就是说,从阅读中学习阅读,从写作中学习写作,从口语交际中学习口语交际。”从顾先生的话中,也许我们能感受到更多更多。
   
强调“实践性强”是将语文教育推到一个崭新起跑点。如果说新课程标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明确,是从宏观上对学科性质给一个崭新的定位的话,这个定位的结果是让我们对“语文科是什么”不再有太多的困惑的话,那关于“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的时确,则是从微观上把语文学科推到一个崭新的起跑点上,在这个点上,让我们对“语文干什么”不再有太多的犹豫。换一个角度再看,前者让我们更加坚定对“人”的关注,后者让我们坚定“能力”教育是育“人”的核心。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以往我们有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在严整体系指导下的一步一步的语文训练。我们忽略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这一基本事实,忽略了母语教育的诸多特点。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有本质的不同。母语教育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这些是母语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学习母语应有别于学习外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二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了中国语文教育坚定不移地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这个方针,对教师是一种解脱,对学生是一种解放,而对学科教育的未来发展来讲,更是一种胸有成竹的解答。而我们,要的就是这种解答。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素养主要是学生从语文实践活动中亲身感悟体验得到的、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习专题的提出,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使他们的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综合学习,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等。归根结底,其本质是通过语文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的特点:

 

1.实践主体是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中学生。

中学生的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其不成熟性决定了他们没有能力承担较复杂的实践活动,其发展性又决定了他们正处于实践能力的快速增长期。这就决定了中学生的实践活动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是一个由相对简单到相对复杂的有计划的连续发展过程。任何不顾学生实践能力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的实践活动,都可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失去实践主体地位,从而使实践活动丧失其本来的意义。因此,中学生的实践活动又是一个其实践主体地位不断增长的过程。

2.实践目的主要指向实践主体本身,是以提高实践主体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为其今后更有效地进行高水平实践活动为主要目的。

一般的实践活动都是以认识或改造世界为主要目的,以完善和发展实践主体自我为连带目的;而中学生的实践活动是以完善和发展实践主体自我,以提高实践主体自身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以认识或改造世界为连带目的。人不是生来就具有实践主体的地位,是在实践能力不断增长的过程中逐步获得主体地位的增长的。因此,在中学开展实践活动的意义已不仅仅限于增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视野,而是保证一个人从自然人有效完整地过渡到具有社会实践主体地位的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实践客体具有简约、健康和可控的特征。

某些事物之所以能成为实践客体,既取决于事物本身的性质,也取决于主体的实践目的和需要。中学生这一实践主体的不成熟性和取向于实践主体自身完善的实践目的决定了其实践客体必须经过严格选择。实践客体应具有简约性的特点,过于复杂的实践客体容易动摇中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从而破坏实践过程的完整性,最终破坏实践目的的实现。按照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观点,实践客体的复杂程度应确定在儿童、青少年的“最近发展期”内,即略高于他们现有实践能力是比较恰当的。它还应具有健康性特点。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其实践客体必须满足于实现教育目标的总体需要。显然,不道德的、性质不易确定的、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实践客体是不能纳入中学生实践活动的。并且,实践客体应当是可控的。实践客体的可控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客体在实践中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实践主体所能驾驭的,这是保证实践过程安全性的重要前提,二是实践客体在实践中对实践主体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是可以预见的,这是保证实践过程有效性的基础。

4.学生实践手段具有简单、安全、易学的特征。

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特点(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安全、有效、迅速地掌握较复杂、危险的实践工具和手段)和实践目的(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发展和完善自我),在学生实践活动中简单、安全、易学、明确的实践手段反而比复杂的实践手段更容易达到实践目的。

5.学生实践的结果,是以引起自身的发展变化为主要特征的。

从实践目的的达成程度上来看,与其他类型实践的结果主要凝结在实践客体身上不同,学生实践的结果主要凝结在实践主体身上。

 

语文实践活动的作用

 

 语文实践活动正是能促进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最好形式之一。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精神。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要真正让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语文实践活就是最好也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加大“活动课程”教育空间及其多功能的开发,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和其他课程一样,语文课程在体系上存在一些弊端。如,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把自己孤立起来;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语文实践,特别是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课程过于强调统一、集中,东、西、南、北、中,亿万学生同时学习同一个教学内容,使课程变得凝固、僵化,缺少弹性。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所谓大视野,即语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育要有时代气息,世界胸怀,超前意识,无论从观念、内容到方法,都要符合时代的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21世纪的语文课程。 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语文教科书增加选学、选读、选做的内容,教科书给地方、学校留有补充乡土教材的空间,而且鼓励教师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课程实施上,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可以说,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因此,加大“活动课程”教育空间及其多功能的开发尤显重要。加大“活动课程”教育空间就是把每次语文实践活动当作一面大镜子,不拘一格,广泛地联实际,紧贴 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跃的富有情趣的中学生,不用简单的活动形式消磨学生的美好时光,更不能应付差 事,走过场。例如,语文实践活动--课本剧演出,这本有相当大的难度。有的老师将此活动与影视生 活中的“小品”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模拟:大胆地设想一个情节,分几个角色,设计一套对话,再适当加一点 舞台提示,构成一幕剧。因为影视生活广阔,可供联想的“小品”甚多,这么一引发,学生兴趣陡生,一个个 取材实际生活或教材的剧本构想出事了。如《阿Q经理》、《打工妹--喜儿》等,色彩 纷呈。后经演出,当场 评分,把大家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活动前部分师生的这种、那种畏难情绪,随之得以消除。可见,大家真正 动作起来了,洞开了局面,语文实践活动课就有了生气,有了路子。“活动课程”的多功能开发要求,不能再习惯性受那种“语文课就是基础工具课”的窄小思想观念 的支配,滞留在对以往那种知识点上肢解文章,排出一套套习题,全力 备考,以致架空内容的教法上 ,那将使语言形式失去灵气和光彩,文章中闪光的启迪智慧的思想几尽泯灭。语文教育要定准“位”。这个“位”应定在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 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语文教学要变 应试教学的单一功能,为知、情、意教育统一的多功能,变低效率为高效率,尊重和发展教的个性和学的个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将语文学习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上,  就为语文教育作了权威性的新界定。由此,语 文课程,无论学科或活动部分的教学,都要有中国特色,要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坚持汉语语言工具 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伴随着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须有机地进行认知教育、情感 教育和人 格教育,实现其多功能和高效益。自然,语文教育的多功能、高效益,靠全方位、多层次的精心实施 ,并一以贯之;而“活动课程”率先为之,这是赋予它以新鲜活力的根本之举。对此,我们要有宽广的眼光, 看得宽远些,深透些。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语文课程内容,由于地方、学校、教师参与开发,将成为源源不断、经常更新的一泓活水;语文课程体系,由于打破了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逐步做到课堂教学、语文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将变得开放、创新,充满活力。 

 语文实践活动将语文教学真正地引向了社会生活,使语文教学永葆生机与活力。

生活是语文教学及学习的鲜活源头。语文教学得其生活之源,扬其“活动”之 波,就是鲜活的, “动态的”、“多元的”,有着“滚动效应”。只有开其源,才能活其流。例如,我们安排的收集、诵读、欣赏对联实践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假期,到处收集对联。他们的足迹遍及公园、寺庙、博物馆、文化古迹、旅游胜地、城市的大街小巷、乡村的家家户户……选出自己喜欢的对联进行诵读和欣赏,并结合有关资料写出赏析文章。这样,让学生由课内转向课外,由校内走向校外,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不但拓展了视野,领略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审美品位。还有,初一册“语文活动” 调查用字的混乱现象”,就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 正错别字”的单调、沉寂的书生气,把学生整体 推入“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去翻阅书报杂志,考辨村口街头的用字,区分正误,各自根据已学知识编订《 勘误表》,交有关部门。 学生们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与能力,还辐射到有关部门,波及到有关方面。 课内,课外 结合,课内练功底,活动出效益、正时风,这种“正字”活动所敷演出的内容、层面及效应, 所显 现的活力和后劲等,是和以往那种单纯的纠正错别字练习不可同日而语的。 
    
张扬学生的主体意识 
   
语文教学,说到底“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学生把教师的‘教’, 内化为知识与智 能。”“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语文活动”本身所富有的实践性、群体性、参 与性,就是学生强劲的内化力的诱发剂。初中阶段,学生形象思维活动活跃,表现欲旺盛。与学科课程相比,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主体参与意 识更强,更乐于投入。但初中生的参与有个由浅层次向深层次递进的过程, 这就需要执教者根据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的安排,精心培育和多方引导。在语文书实践活动的各个环 节,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活动全过程的 主人。要通过民主方式,充分吸取学生 的意见,筹备好全期的语文实践活动;或民主推荐,或毛遂自荐, 集中学生多数人的意向,确定每次活动的主持人,避免班干部包揽天下;活动中的主持人,自然 多是班上 的能人、活动积极分子。由主持人按课程要求,进行筹办,确定主要节目,安排好程 序,商 定评优办法、奖励范围等。老师则当好教练、业务指导,适当协调。学生是活动全过程中的主角 ,是主人。我们看到,学生们在一次次语文实践活动中所释放的活力,往往为教 师始料不足。因为初中生在好动、好胜心理驱动下,对每次活动兴味盎然,竭力投入,又人人参与并评判,虽 有高低,但大家同在 一条起跑线上,是公开的,活动着的,显得平易公正,劣者不馁,胜者也为多数认可,乐于容纳与借鉴。活动对班级整体智能的促进,更是显而易见的。常常为“满堂灌”、“一言堂” 所不可比。群 体因其活动,个性得到张扬,相互比照,激励,因而产生出可喜的爆发力、 探索力、凝聚力等, 许多老师为之喜出望外,惊叹不已。 激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全面进入角色,这也是我们推动语文教改的首要因素之一。在活 动中,学生发挥自己的才智,审视自我发展轨迹,个性自由驰骋神往,得到充分的张扬。
   
优化活动中竞赛情境 
   
语文实践活动,学生的全员参与是首位。创设良好的竞赛情境,以充分展示学生们的性格特 征和自我特长,是 活动的价值所在。初中语文16册编有30余次语文活动",大多数活动都有评比、展示优秀作品、给奖等活动 程序和内容。“评优”这一环节运作适当,对学生有 着极大的激励和影响。如上所言,活动中的评优、给 奖,都是在主持人的主持下进 行透明度大,客观、公正。可以适当提高优秀类次,扩大鼓励面,奖 励的项目增设, 因班、因活动而宣,适当加多一点,面扩大一点,如“进步奖”、“组织奖”、“积极分子奖  等,以此激励中间层,促进差生的转化和投入,达到班级整体知识与能力的提高。还可加大 活动的开放性, 向有关报纸、杂志推荐优秀作品,邀请有关专家亲临指导,与有关单位、兄 弟班级联姻,取长补短,给活 动添彩加色。

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的依归,在于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主体的实践和内省 。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习的兴趣,积极投入,勇于实践。张志公先生曾在一次“语文教材改革研讨会 ”上谈到:“以知识为主导,以实践为主体,以培养能 力为依归,这是语文课的本业。这种一鼎而三的 语文教学观,说得鞭辟入里,沉稳独到。语文实践环节,种类甚多涉及面广。珍惜义务制语文教材所提供的良 好机遇,以指令 性的实践活动为轴心,带动其它语文实践活动,有计划的高效运转。就是活动课程,也不  千篇一律,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因班、因时制宜,组织一些小型、灵活、多样的“热身”的 活动,多练功底 ,不断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提高驾驭活动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从初一开始,组织课前5分钟口语训练 ,侧重讲故事或见闻,事先做些准备,按座次轮流上台,随后评议、计分。开展常规性的硬笔书法、周记、 日记、读书笔记、朗诵、讲故事等比 赛活动,到初二、初三,开展自编、自演课本剧活动,让学生参与单元、 期中、期末复习、 测试的评改试卷工作,把学生编成小组,分组设计复习提纲、测试题,并让学生去评卷、分 析。 实践表明,这类语文活动愈活泼、多样、持之以恒,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愈强化,愈坚固, 活动展开的层 次就愈深,影响也愈大,运用语言、组织活动的各种能力,也必将与日俱增。      

 

中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对教师的要求

 

目前,不少教师对“语文实践活动课程”感到空疏,驾驭无力,与课程活动性的新要求、高企盼相比,反差较 大。这就催促广大教师尽快充实自己。初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充实些什么呢? 根据教师实际和专家意见,大体有 如下一些方面: 

面向学生,研究学法及人文活动交际法,努力改变教学方式。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目前,学 生的学法现状堪忧,80%以上的学生对一些常规性的学习方法,如预习、复习、作业、备考、作笔记等,并未掌 握。半数以上的学生,课堂中的思维与教师的导学不同步。这说明,教与学的改革必须同步,要提倡"教法+ 学法"。与此相连带的,目前学生的活动、交际能力贫弱,不善言辞,文体、小科技方面的特长匮乏,更需要 教师像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放出眼光"去接收多元文化,多学科知识。特别是一些边缘学科,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来丰富自己,以提高对学生的导引能力。如“演讲学”、“文化语言学”、“节目主持”、“文秘”等等 

    同时,虽然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以教师的教学方式先改变为前提,但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其重点,一是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二是精心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平台,也就是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语文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精心组织学习活动,要点有: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渐提高语文素质,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尽速提高教师自身文化修养和活动组织能力。 

勤于读书,丰厚文化根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做好教师工作,有两个必备条件: 一是肯于负责,二 是有本钱。前者是态度问题,后者是实力问题。在确认并努力实践“一生 独爱栽桃李,愿作春蚕吐尽丝”之后 ,就得不断增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力”。“实力”来自 博学:在实践中学,向书本学,选读有关语文本身的名著、新著,如安子介的《解开汉字之 谜》、陈原的《社会语言学》、张中行的《文言常识》,章熊等人的《 汉语表达》等。还要选 读一批教育学、心理学和语文教育方面的力作,如四川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育心理学 》,北京出版社的《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 》, 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学过程研究》,语文出版社的《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湖南 师大出版社的 《中国语文教育史纲》等。既有近期与教材有关的著作,又有远期增广见闻、 提高理论素质的专著。古今中 外论著多读点,文化素养就越高,知识面越广,就为多种模式的教学、多种层次的思维提供源源不尽的材料与 动力,进而推动教学的创新。 
   
勇于实践,修炼业务技能与学术能力。教学,要认认真真,规规矩矩,注重规范, 也要创新,时有突 破,探索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的途径。作为面向未来,承担基础教育重任的中学教师,绝不能只停留在一般 业务技能层面上,还要进行学术提炼,理性思考,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攀升。稍有心意的教师,应长期订阅 35份专业刊物。人们说,每订阅一份品位较高的专业理论刊物,就好似结识了一位名师。专业理论刊物,处于学科研究前沿,教学实践的第一线,负载了多方面的教学信息,对教师修炼业务技能与学术能力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上、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上、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 

[3]张志公《教材改革要面向现代化建设》,人教社《中学语文教学》。

[4]于漪《弘扬人道 改革弊端》,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学习》 

[5]庄文中《审订中的语文新大纲体现了新思想、新观念》,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学习》。

[6]顾黄初《青春年华须勤读》,人教社《中学语文教学》。

[7]傅维利等《论中小学生实践活动的特点及发展过程》,教育研究杂志社《教育研究》。 

 

注:此文于20031月获成都市优秀教研论文二等奖。

                                                                   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