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  周玉英  610017

         

 

【摘  要】青春期是中学生生长发育中从童年到成年的过度阶段, 性教育是青春期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性生理健康教育与性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让中学生坦然面对自己青春

期出现的各种困惑,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危险期,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青春期 性健康 性心理 性教育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是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中学生正处于此发育的时期,他们在生理上要经历性成熟,骨骼、肌肉迅速增长,大脑重量和机能的增加。在心理上要经历自我意识的出现,同辈人关系的增强,与父母关系的重新调整,情感的丰富,性意识的萌动。因此教育学家把这个时期称为思春期、心理断乳期、精神饥饿期、风暴期、甚至危险期。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生物教师及班主任,深感到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的性教育意义重大,是生物教学中重要内容。

一.       中学生性教育的重要性

四川青年报20001019日报道:今年春天,一个刚满13岁的小女孩儿,在医院生下一个足月婴儿。在她怀孕的9个月中,老师和家长乃至她自己都未察觉,以至没有采取终止的措施。这个消息让近日参加“北京市第六届妇女保健学术交流会”的代表们大吃一惊。更让与会者吃惊的是,目前极不普及的青春期性教育,还不足以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我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名与性健康教育有关的生物教师看到这则消息感到了自己责任重大。                                   

根据上海性社会学研究中心曾组织的一项大规模的调查发现,男孩子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是13岁,女孩子月经初潮平均年龄是12.04岁,比十年前提前一到二岁。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下面两点:(1)物质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以带有激素的饲料喂养的动物食品被大量摆上餐桌,促进了青少年的发育和性早熟。为性心理的早熟打下了物质基础。(2)文化传播事业发达对孩子心理的巨大影响,现在的电视中男欢女爱是各个电视剧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戏不够,床上镜头凑”越来越被人们认可。文学作品的性描写越来越露,有的淫秽书刊就那么毫无遮拦地摆在书摊上,那些低级下流的性描写对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是一种巨大的毒害,也是对本应健康的性观念的一种丑恶的扭曲。在这种文化熏陶下,孩子很小就懂得什么是男人和女人的事了,导致性心理的早熟。性心理早熟又反过来刺激和影响性生理的早熟。据上海性社会学研究中心在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学生中调查发现,在中学生中过早进入异性交往期和恋爱期的不在少数,已有异性朋友的男生占41.6%,女生占36.1%,平均年龄14.2%。人们不必为此大惊小怪,这种现象是很难避免的,谁也没有办法和力量去阻止青少年的性早熟,阻止他们对异性的兴趣。有位学者说过,如果对自然的事情加以限制,那么其后果是加强,而且是病态的加强。教师和家长不能也不应该横加指责,只有顺势引导才能让青少年顺利渡过青春期。

二. 中学生性教育的前提

    青春期是道德信仰、理想的形成时期,又是世界观萌芽的时期。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的性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性生理、性心理等各方面成熟的过程,以避免因性无知而犯错或犯罪,消除他们对性的神秘感,理智地把握自己,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身心健康发展。但是怎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性教育才有效呢?以前我们所用的空洞的说教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他们往往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早已熟知或不感兴趣,而对有些感兴趣的问题却由于害羞不问教师或家长,只在同学和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据上海性社会学研究中心调查的问题:“你认为谁对你传授的性知识最丰富,最有用?”回答是:父母占9.1%,兄弟姐妹占3.8%,教师占0.61%,同学和朋友占80.7%。以我们的想象教师在所有人中所占的比例应该比较高,而实际情况却最低,这是一个失败,一个悲剧,是我们中学教育在中学生情感教育,性教育方面的失误。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性问题是触及人们心灵深处的东西,这些东西最敏感,而且具有高度私密性,如果不知心,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不能以心换心,他们是不会讲真心话,对老师的劝慰也不可能听得进去的。因此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他们信任我们,则是进行性教育的前提

三.       中学生性教育的意义

3.1性教育是一种塑造人格的教育性教育以性生理为认识基础,以性心理为调节手段,以性道德建设为核心和归宿。由于一个人对于性的观念和看法不同,可以影响到他为人处世的方法,所以性也是人格的一部分。而中学生正处于性萌动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成功的性教育不仅要正确引导、解释有关的性知识,更重要的一面,在于培养他们健康、良好的性态度,帮助塑造完善的人格。

 3.2、性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它不仅能教导学生性的生物观,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教育。爱自己、爱他人,朋友之间的爱、恋人之间的爱都必须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在正确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基础之上进行。教育中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性行为负责,是提升人性、发扬人性的教育,也是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建立美满家庭的基础。

四.       中学生性教育的内容

作为班主任与生物教师双重相结合的教师,在性教育中有非常好的条件,因为我们有完善的性科学知识,有课堂作为教学的场所,有教多与学生谈心的机会及时间,因此在教学和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性教育是必须的且有效的。那么性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我认为结合青少年发育的特点,因该从性生理、性心理知识及道德两个方面对他们进行健康性教育。

  4.1开展性生理和性知识教育  中学生的性发育由于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时间早晚不一,有些学生进入初一甚至更早就开始发育,有些则到初三才开始萌发,而现行的生物教材把《生理卫生》中的生殖系统放在初二下半学期学习,这显然落后于学生的发育的实际情况,即使是生物课的教学,由于教材本身涉及的性内容非常有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材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体生殖器官所做的纯自然的讲解,即使学生“学透”也知之甚少。因此近几年来,我校为了弥补生物教学的不足,生物组与教育处相结合,利用班会课在初一展开了大型系列的讲座“青春期中的我”。在讲座中把青春期的特点以录像、图片、故事、小品等形式展示给每一个学生,告诉他们在青春期中,性器官开始发育,而性器官就像我们的眼睛和手一样都是人的器官,只是功能不相同而已,没有必要想的很复杂;人开始长高,越来越成熟,由一个少年正向青年过度,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让学生认识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了解月经,遗精的生理现象及其卫生知识,以便在他们开始发育前就有心理准备,做到正确对待。在初二生理卫生的学习第十章“生殖与发育”章节中,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进一步讲明性器官发育的过程,以及这个时期应该注意的卫生,就容易的多了,为学生健康的性发育打下了基础。

  4.2、 开展性心理和性道德教育  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包括一般心理和性心理特征,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开始对性知识感兴趣,对两性关系已有朦胧意识,但是又不十分清楚,其过程为:性意识的萌动→发展→表现。

性心理的发展和性生理的成熟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同步发展的,进入青春期以后,生理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往往会产生种种心理上的困惑、不安、焦虑甚至恐惧,从而不能很好地度过青春期,除了要影响学习、工作,还可能为今后一辈子的生活投下阴影。因此进行健康的性心理教育意义同样重大。我在性心理教育中涉及了以下二个方面:

4、21   异性的交往与接触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与异性的交往和接触上往往要经历性疏远、性亲近、恋爱三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和行为过程,即是说他们由童年期对同性好感转为青春期的对异性好感。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变化过程。在性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对异性有好感是很正常的事,不要为此而羞愧,或背上沉重的负担。但也不能放纵自己,必须学会克制,让这种好感在学习中发挥功能。

    422    自身性行为

自身性行为是源于个体兴奋的自淫行为,包括幻想、性梦、手淫等,幻想和性梦是通过想象或梦境中得到性满足的行为,并可能伴有遗精。手淫是用手刺激外生殖器而得到性满足的行为。出现这种情况后,中学生往往认为自己不健康,甚至以为自己很下流,思想道德有问题,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心理上的痛苦。这是过分强调了其危害性,会影响中学生正常的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讲座、讨论、谈心告诉学生这是自然本能,与自身的道德关系不大,但经常处于这种状态则对身体无益,我们还开展多种活动帮助他们分散注意力,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以便减少和克服自身性行为。例如“回访父母”系列活动:教师与父母共同策划,打破家长的顾虑,让学生与家长深谈,了解父母青春期的想法、行为及对现在生活的影响,这样不仅使学生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有益的经验,而且增加了两代人的沟通。再如“我眼中的成功异性”系列活动:开班级讨论会,把自己心目中成功的异性描述出来,使学生把自己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大胆的表达出来,让每一个人受到教育,并决心努力成为自己或他人心目中成功的异性等等活动。这样通过很多的活动,不仅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而且为同学们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打下了基础。

总之,良好的青春期教育,是学生成为有用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的前提,是学校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非常重要的部分。

五.       中学性教育的感想

    1.性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不仅能教导学生性的生物观,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社会道德规范的教育。

    2.进行健康的性教育,应由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承担,因此在家长学校中增加一项“青春期健康性教育”非常必要,。

    3.课堂性教育很有重要,课后的个别谈心有时会收到更佳效果,对学生在青春期所遇到的情感问题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加以指点,学生更易接受。

 

参考文献:1、《中国青年报》20001019

          2、《初中生物》 (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3、姚云著《家庭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注:该论文在2003年曾获得成都市教科所、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比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