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把握目标  强调方法  提高质量

----在第三届科研年会上的讲话

刘增利

各位领导、来宾、老师们:

今天我们召开第三届科研年会,并且把主题确定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说明两个问题:第一、经过一年的研究和实践,大家对我校独立承担的市级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学科课堂教学优化实践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第二、在去年的第二届科研年会上,我提出:“打造新课堂是课程改革赋予我们教师的一个重要的时代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学校教育当中一个重要的、鲜明的、具有特色的任务。”一年来全体同仁研究课堂、创新课堂,试图以课堂为平台建设一种新的教学文化和学习文化,有很多的感悟和体会,这些都会丰富我们的课改实践,促进我们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下面我想就目标、有效和质量这三个问题与大家交换意见。

首先、是目标----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理解和把握问题。新课程改革立足于关注不断变化的人,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课程目标定位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国的基础教育在落实“双基”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今天的教育是为服务于未来社会之必须”,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全人”,而不是被片面追求升学率,被过分地强调知识,被考试和分数异化了的人。因此,在课程目标上改过去的“双基”目标为今天的“三维”目标,这不是简单的文本变化,而是教育思想的革命,三维目标的提出,既没有否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倡导对知识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让知识贴近实际,走进生活,还学科以本来面目。让知识鲜活起来,恢复教育应有的功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恩曼说过:科学是一种方法,它教导人们:一些事物是怎样被了解的,什么事情是已知的,现在了解到什么程度(因为没有事情是绝对已知的),如何对待疑问和不确定性,证据服从什么法则,如何去思考事物,做出判断,如何区别真伪和表面现象。过程则主要是指在一般的科学研究中,那种普遍适用的系统化的操作方法和步骤。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是表面状态的,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表征,是完全中立的,是不依赖于认识主体的,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普适性。过程与方法的强调,是对传统知识观的全面超越。而探究学习方式的提出,又从具体的教学方式上保证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学习不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已有的结论或结果,而是更着眼于这种结论或结果是如何得到的过程,如何去获得这种结论或结果的方法。这样的学习,不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而是要懂得为什么是这样,即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这过程中,学会对事实的尊重、对结论的谨慎、对错误的勇于修正等等。爱因斯坦对知识教育也有很深刻的阐述: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教育的人性化凸现,弘扬一种超越狭隘课程知识的充盈着生命关怀的人的新教育,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亮点。

可见,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我们是否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任何一边的长或短都会破坏它是等边三角形这一特性,因此,三维目标不是要在知识、技能上生硬地加上情感,而是要把它作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整体把握的三个目标维度。因为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过去没有关注而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且有可能,有相当多的学生是带着消极的情感在学习。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有意识地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化。

其二、是有效----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上个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引起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P223)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无论把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定义为辅导者、学习同伴还是信心建立者等等什么,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即教师教的方式决定了学生学的方式,教师教的方式好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就“想学”,只有“想学”才会有效。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城市的孩子学得较轻松,成绩也很好,究其原因有人说是家长素质高,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多,我承认这是一个因素。但是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因素,即教师教学水平高,教师用好的方法教学,而不是时间的简单堆砌,题海的无边无岸。好的教学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激发情感,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氛围;2.培养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动机;3.主动参与,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4.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发展的质量。崔允 教授把有效教学归结为三句话: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这是一个很实在的归纳,如果真正达到这样的教学要求,就是既满足了学生终身发展需求的教育,同时又是满足了现实的社会需求的教育。在今天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时代,我们人民教师应该承担起这个历史责任。

其三、是质量---对全面质量教育的理解。我们一贯倡导“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这是一个很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包含以下五层含义:1.服务直接由人对人进行;2.服务必须准时提供,而且服务一旦提供就已经被消费,因此用检测的方法来控制质量永远为时已晚,比如,一个单元末或学期末的测试对于衡量学生的学习进展而言是太晚了;3.服务的品质无法修改,只能算是一种体会和感受,因此追求高标准永远都是目标;4.服务的重点大部分是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5.教育服务由教师直接提供给学生,学生很难接近理论和理念的提出者,因此学校必须想办法激励一线教师,鼓励大家进修学习,以保证永远向学生提供最好得教育服务。从这个理解出发,我们是否可以做出这样的归纳: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以保证自身较高的教学水准;教师要保证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是师生共同经历的愉悦旅行;教师要准确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价提出引导性建议。

老师们,日前成都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给我们明确了高中校和完全中学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使命,只要我们牢固树立质量和效益的观念,重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肯定能够实现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实现学校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让我们携手努力!

谢谢!

                                            200512